js3333线路检测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校党委书记徐向明深入二级学院调研就业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全力促进我校就业工作提质增效,5月20日至21日,校党委书记徐向明深入基层,率队赴各二级学院开展就业工作专项调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卜慧芬,学生工作处、教务处负责人及就业部门工作人员一同参加调研。

突出问题导向,围绕“推动就业工作进展”开展调研

当前,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毕业离校前的关键时期,调研过程中,徐向明认真听取了各二级学院关于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工作举措、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的详细汇报,重点围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交流和指导。

徐向明强调,全校上下要从政治高度将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当前重中之重任务,紧紧抓住学生离校前的关键时期,全力以赴推动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序开展。一要完善“全员育人”机制,进一步明确党政领导班子、学工人员、专业课教师等各类教职员工在就业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形成就业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二要增强“岗位供给”能力,充分发挥党政领导班子带头作用,继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多频次召开“小而精”“专而优”的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岗位;三要优化“一生一策”举措,冲刺阶段学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方向更加明朗,各学院的就业工作目标也应当更加明确,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需求,精准掌握毕业生在就业意向、学业预警、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动态状况,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指导与支持。

突出系统思维,围绕“开拓就业工作思路”开展调研

就业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口,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调研过程中,徐向明强调,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就“就业”谈“就业”,而要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局角度系统研究和实施就业工作。

针对各二级学院在调研汇报中所反映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问题,徐向明一一给予了针对性指导,同时明确了系统推进就业工作的要求。一要将就业工作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形成从入学到毕业全程不断线的升学就业指导服务,做到需求调研不断线、观念引导不断线、学业支持不断线、家校沟通不断线,真正让升学就业指导服务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个时刻;二要将就业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工作的各环节,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要体现到学科专业的布局、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的设置之中,就业数据中反映的问题要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之中,就业观念的更新、能力的提升要体现到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执行之中,真正让人才培养过程和就业服务过程紧密融合、互相支撑;三要将就业工作融入学校服务社会的大体系,就业工作本质上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要以教师的社会服务项目为依托,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匹配度,优化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就业的信服力,当前,要紧密结合学校“三融三促”校城共兴计划的实施,着力构建“学科—产业”深度协同发展的新生态,以产教融合赋能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突出实效意识,围绕“突破就业工作难点”开展调研

本次调研针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编制招聘岗位锐减”“考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支持体系不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不成熟”“学生及家长就业观念转变难度大”等就业工作难点,了解了各二级学院已经采取的应对举措以及对学校层面工作的意见建议。

徐向明对相关二级学院在服务学生升学考编、优化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强化家校协同育人等方面采取的创新举措、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了肯定,要求二级学院咬定青山不放松,聚焦就业工作难点的突破,大胆探索、细心求证、久久为功,发挥一线首创精神,以难点的突破促进就业工作实效的优化;要求学工处、教务处、国合处等职能部门,结合二级学院的意见建议,从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微专业建设、考研学生针对性课程设置、跨专业公选课开设、境外升学服务等方面,加强校级层面的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从校、院两个层面协同发力、突破难点、力求实效。

后续,学校将做好调研的后半篇文章,全面梳理调研所发现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专项落实针对性的工作举措,为下一阶段就业工作进一步明晰目标方向、开拓思路视野、注入奋进动力,进一步凝聚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就业工作的合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就业工作的实际成效,全力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我校就业工作质量再上新台阶。













  • js3333线路检测中心官方微信

  • js3333线路检测中心官方微博

招生电话:0523-86664242、80769090

联系电话:0523-80769096

传真:0523-86669508

邮编:225300

邮箱:tzxy@tzu.edu.cn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济川东路93号

Copyright © js3333线路检测中心 www.tzu.edu.cn ICP备案:苏ICP备0500381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20202010057号